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44篇
  免费   262篇
  国内免费   221篇
耳鼻咽喉   138篇
儿科学   37篇
妇产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259篇
口腔科学   28篇
临床医学   637篇
内科学   484篇
皮肤病学   120篇
神经病学   130篇
特种医学   20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767篇
综合类   1514篇
预防医学   525篇
眼科学   147篇
药学   468篇
  6篇
中国医学   439篇
肿瘤学   106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222篇
  2013年   174篇
  2012年   235篇
  2011年   209篇
  2010年   246篇
  2009年   262篇
  2008年   240篇
  2007年   254篇
  2006年   237篇
  2005年   257篇
  2004年   244篇
  2003年   258篇
  2002年   183篇
  2001年   222篇
  2000年   149篇
  1999年   223篇
  1998年   174篇
  1997年   170篇
  1996年   186篇
  1995年   160篇
  1994年   160篇
  1993年   113篇
  1992年   105篇
  1991年   93篇
  1990年   87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30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14篇
  1978年   15篇
  1977年   9篇
  1976年   10篇
  197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9 毫秒
11.
12.
目的总结分析数字化定制钢板治疗四肢复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1月-2013年5月,对42例四肢复杂骨折患者,利用其CT原始数据建立模拟骨折复位后的三维模型,并设计定制个性化解剖型接骨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骨折。其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16~53岁,平均37.4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1例,高处坠落伤18例,重物压砸伤3例。其中新鲜闭合性骨折26例,开放性骨折16例(Gustilo分型Ⅰ型9例、Ⅱ型7例)。骨折按照AO分型:肱骨多段粉碎性骨折15例,桡骨多段粉碎性骨折4例,股骨多段粉碎性骨折8例,胫骨多段粉碎性骨折15例。伤后至手术时间为6~28 d,平均10 d。结果定制钢板长度、放置位置,螺钉长度,植钉方向及数量均与术前设计基本一致。手术时间35~120 min,平均70 min;术中出血量30~500 m L,平均180 m L;X线透视次数2~6次,平均3次。2例术后切口浅表感染,经换药对症处理后愈合;其余切口均Ⅰ期愈合。4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1.5个月。41例骨折I期愈合,愈合时间8~19周,平均14周;1例于44周延迟愈合。其中骨折达解剖复位19例;3例发生畸形愈合,未行处理;其余均达功能复位标准。随访期间无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等内固定物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数字化定制钢板治疗四肢复杂骨折,尤其对于四肢长骨的多段粉碎性骨折,手术操作简便、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三维外固定支架在骨质疏松骨折中的力学稳定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取45具新鲜成人冰冻胫骨标本,快速制备胫骨骨质疏松体外模型,并制备胫骨中段短斜形骨折模型,随机分为3组(n=15),分别采用三维外固定支架、髓内钉以及钢板螺钉固定骨折。每组各取5具标本,固定于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上,分别行抗轴向压缩力学测试、抗弯曲力学测试以及抗扭转力学测试。结果抗轴向压缩力学测试显示,三维外固定支架组及髓内钉组位移显著低于钢板螺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外固定支架组与髓内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弯曲及抗扭转力学测试显示,三维外固定支架组及髓内钉组挠度和扭角显著低于钢板螺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外固定支架组与髓内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外固定支架对骨质疏松骨折行多平面立体三维固定,固定牢靠,经生物力学测试显示能够满足骨质疏松骨折固定需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熊果酸通过调控miR-134对人肝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CCK-8法和Transwell实验检测不同浓度的熊果酸对SMMC-7721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上皮标志物E-cadherin蛋白、间质标志物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的表达和转染miR-134模拟物后整合素β1(integrin β1,ITGB1)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确定miR-134与ITGB1 3’-UTR的靶向结合情况;RT-qPCR法检测用0~30μmol·L-1熊果酸处理后SMMC-7721细胞中miR-134的表达量。结果:熊果酸对肝癌细胞的生长抑制有剂量依赖性影响,80μmol·L-1时最为明显(P<0.01);熊果酸能升高上皮标志物E-cadherin蛋白在SMMC-7721细胞中的表达(P<0.01),降低间质标志物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的表达(P<0.01);熊果酸能够剂量依赖性促进肝癌细胞中miR-134的...  相似文献   
15.
围绝经期是指从接近绝经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生物学和临床特征起至绝经一年内的期间,即绝经过渡期至绝经后一年。我国城市妇女的平均绝经年龄为49.5岁,农村妇女为47.5岁。围绝经期妇女由于卵巢功能衰退,卵泡几已耗尽,尤其剩余卵泡对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反应性低下,雌激素分泌量锐减,对垂体的负反馈变弱,于是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但不能形成排卵前高峰,终至发生无排卵性功血。  相似文献   
16.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的关节退行性的、不可逆转的骨关节病,在人群中的患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近年来研究发现,基因点突变和多种基因改变可能导致膝骨性关节炎的高发,中医药干预后能有效影响相关基因改变。笔者通过综述近年来中医药在基因方面对膝骨关节炎的影响研究进展,以期找到防治膝骨关节炎的新靶点和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小劈碱(BBR)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的分子靶点进行探讨。方法:鉴于BBR对DNA结合的偏好性,本文从基因转录表达水平对BBR的大肠杆菌生长抑制作用靶点进行实验研究。结果:BBR对于大肠杆菌基因上游调控元件UP element具有较强的亲和力,而在此元件地转录起始区含有TATA碱基序列。进一步对启动子上游含有UP element调控元件的基因sulA、recA、16S和启动子上游不含UP element调控元件的基因lpxC、secG、mutT的mRNA表达比较表明,BBR抑制sulA、recA、16S的表达,对lpxC、secG、mutT无明显作用,提示TATA序列是BBR的作用靶点。结论:本结果对从基因转录水平探讨BBR抑菌作用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并验证慢性应激抑郁型黄褐斑动物模型,并与现有其他模型进行比较。方法:在注射黄体酮同时,进行慢性轻度不可预见的应激刺激,并紫外线局部照射。结果:黄体酮+紫外线+慢性应激抑郁法造模较其他方法更能导致皮肤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升高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降低以及皮肤黑素细胞的增加,并且具有抑郁症的行动学表现。与空白组比较,经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刺激的动物体重显著下降,敞箱试验中穿格次数、理毛时间和次数、直立次数得分显著下降,液体消耗试验中糖水消耗和糖水偏爱百分比明显下降,而纯水消耗显著提高。结论:黄体酮+紫外线+慢性应激抑郁法建立的抑郁型黄褐斑豚鼠多因素模型获得成功。与现有其他模型比较,其皮肤MDA、SOD与皮肤黑素细胞等客观指标的变化也更加接近人类黄褐斑的病变。  相似文献   
19.
异位妊娠属于妇科常见病 ,近 2 0年来 ,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 ,陈旧性异位妊娠易被忽视而造成诊断延误。为了提高陈旧性异位妊娠的诊断率 ,本文对我院 1994~ 2 0 0 2年收治的 4 2例陈旧性异位妊娠误诊情况作一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我院 1994年 1月~ 2 0 0 2年 11月共收治异位妊娠 2 97例 ,诊断为陈旧性异位妊娠 85例 ,占2 8 6 % ,其中术前误诊 4 2例 ,误诊率 4 9 4 %。 4 2例中年龄最小 18岁 ,最大 4 5岁 ;未婚 5例 ,已婚 37例。病程最短 15天 ,最长 98天 ,平均 4 9天。节育措施 :绝育术后 10例 ,宫内置节育器 7例 ,口服…  相似文献   
20.
激活Notch信号抑制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凋亡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摘要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细胞的增殖及凋亡受骨髓造血微环境的调节。Notch信号是骨髓中细胞与细胞之间通讯的主要信号通路之一,它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的调节作用目前并不清楚。本研究旨在阐明Notch信号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凋亡的调节作用。利用RT-PCR分析多发性骨髓瘤细胞Notch信号分子的表达和采用逆转录病毒介导的基因转移方法将Notch-1胞内区(Intracellular domain of Notch,ICN)转入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以建立激活)Notch信号的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系;采用台盼蓝拒染和TUNEL方法测定骨髓瘤细胞的死亡。结果表明:RT-PCR检测显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表达、Notch-1及相关分子。逆转录病毒可以介导外源Notch-ICN在骨髓瘤细胞中表达,激活Notch-1信号可以抑制二甲基鞘氨醇(N,N-dimethylspingosine,DMS)诱导的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的凋亡。结论::Notch信号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凋亡有抑制作用,这可能为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